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说是一所底蕴深厚的学校。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3年创办于湖南长沙的安徽旅湘公学,1904年迁至安徽芜湖,更名为安徽公学。1919年,更名为安徽省立甲种商业学校。1928年更名为省立第二中等职业学校。1946年,更名为省立芜湖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1949年8月,芜湖市人民政府决定,芜湖的工业学校、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合并为芜湖市高级职业学校。1972年,恢复安徽省商业学校办学。2000年6月18日,在安徽商业职工大学和安徽省商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占地600多亩,设有9个教学单位,开设41个高职专业,在校生近13000人。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 ,这在当今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与之相比,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同样悠久,始建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先后历经了芜湖电力学校、芜湖电机制造学校、芜湖电机制造专科学校等,并划归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
1972年,改属安徽省机械厅领导,更名为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1978年,在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基础上成立安徽机电学院(现为安徽工程大学)。
1986年,安徽机电学院迁出,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址恢复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归属省机械厅领导。
2003年,由安徽省芜湖机械学校独立升格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占地500多亩,设有11个教学单位,开设42个高职专业,在校生近12000人。该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也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 ,这在当前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为什么这两所实力相当的学校要合并呢?
这两所高校,都是双高计划院校,并且都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A档,同学们可以理解为相当于高职院校中的顶尖211。所以,这两所高职院校合并,基本自然会优先升格职业本科。
双高计划包括56所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相当于高职中的985),以及141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相当于高职中的211)。
高职院校在2019年之前是不允许升格为普通本科,只能够独立发展。但是随着普通本科扩招,考编、考公之类大多都需要本科学历,高职院校无法培养本科毕业生而面临招生困难的问题,所以在2019年开始试点职业本科,其命名规则基本上就是“职业技术大学”或者“职业大学”。
两校虽然都是国家双高院校,但各自的专业特色不同。商贸学院侧重于商业和电子商务,机电学院则专注于制造业和智能技术。合并后,新学校将覆盖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专业选择。
两校合并后,可以共享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验室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打造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奠定基础。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规模效应不容忽视。合并后的新学校无论是在师资力量、科研能力,还是在社会影响力方面,都将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