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返回列表 发布文章

吕老师说高考|大学扩招:一场学历的通货膨胀!

46 0
发表于 2025-3-24 11:02: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 发布于 山东省青岛市

2025年1月19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其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提法,在考生、家长乃至整个教育界引发了热烈讨论。

很多人质疑:目前研究生已经泛滥成灾,为什么还要扩大招生?

以下文字出自一位在读研究生之手:

(一)

本人,某双非高校在读研究生,日常状态:一边在实验室摸鱼,一边在招聘软件上刷岗位要求"硕士起步"的告示。

每当看见"月薪3500,硕士学历优先"的招聘启事,总忍不住想起导师的谆谆教导:"现在读研就是抢椅子游戏,音乐停了没抢到位子的,活该站着。"

45年来,研究生已经扩招100倍,这数字比猪肉涨价还快。

1978年的研究生是"特供茅台",现在直接成了菜市场论斤称的散装二锅头。

更魔幻的是,用人单位把招聘门槛从本科抬到博士的速度,比我导师改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还勤快。

(二)

我们课题组堪称当代学历贬值观察站:

大师兄手握3篇SCI去竞聘中学老师,败给了某985博士;

二师姐考公三年,最近开始研究《外卖骑手接单攻略》;

对面实验室的博士老哥更绝,把《保安岗位应聘技巧》做成了PPT在小组会汇报——据说这是新型"反向学历歧视",用985博士当门卫才能彰显小区尊贵气质。

导师安慰我们说这叫"结构性就业矛盾",可我算看明白了:

当菜市场大妈都开始讨论"你家孩子读专硕还是学硕"时,这个市场离崩盘就不远了。

现在去实验室抓十只小白鼠,九只都得过国家奖学金。

(三)

某些专家还在鼓吹"高学历人口红利",依我看这红得都发紫了。

前些天某大厂HR酒后吐真言:"现在收简历就像在海鲜市场挑带鱼——硕士起步是基本长度,985/211是新鲜度证明,海外经历等于打氧包装。"

听得我连夜给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室友发微信:"苟富贵,勿相忘"。

更荒诞的是教育产业链的自我繁殖:导师的导师带出了五十个博士,这些博士又各自带着三十个硕士,每个硕士手下还有十个本科生做毕设。

按这个指数增长,不出十年,我国将实现"全民硕博化",到时候新生儿出生证明上可以直接印"预备院士"。

(四)

在此斗胆提出《研究生生存指南修订版》:

1. 把实验室工位改造成直播间,确保被延毕时能无缝切换带货主播身份

2. 熟练掌握"您好这是您的外卖"七国语言发音

3. 提前练习在保安亭写SCI论文的硬核技能

4. 建议国家推出"硕士学历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说正经的,是时候给这场学历大跃进踩刹车了。

当985教授们开始比谁带的"博士流水线"产量高,当211实验室把发论文搞成标准化车间作业,我们到底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生产学术快消品?

最后斗胆建议:

支持985高校专供博士;

211高校限定供应硕士;

其他院校请专注研发新型韭菜栽培技术——毕竟没有底层本科生的仰望,硕博学历的"稀缺性"戏法还怎么变?

至于我?正在把本科学历证书裱起来当传家宝。

等哪天硕士文凭跌到白菜价,至少还能跟孙子吹牛:"当年你爷爷我,可是正儿八经考过高等数学的!"

(谨以此文献给在实验室、招聘会、外卖站点间反复横跳的百万硕博大军。记住,当整个社会都在加速内卷时,躺平也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

本文来源于吕老师说高考公众号,文章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挑大学,选专业,发个任务,让专家帮你填志愿!www.jinzhiyuan.com
回复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操作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任务换一批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灯 在本版发帖
企业微信1对1咨询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